竞赛库 命题赛道报名
详细介绍
下滑查看赛事详情



01
大赛日程


第一季征稿进行中

1.第一季征稿

(1)作品提交时间:2025年7月17日——2025年10月15日

(2)评审时间:2025年10月16日——2025年10月28日

(3)获奖公布:2025年10月29日

(4)权益邮寄:2025年11月

赛季奖项权益邮寄具体时间查看官网公告

2.第二季征稿

(1)作品提交时间:2025年12月1日——2026年3月16日

(2)评审时间:2026年3月17日——2026年3月30日

(3)获奖公布:2026年3月31日

(4)权益邮寄:2026年4月

赛季奖项权益邮寄具体时间查看官网公告。

赛事总奖项待比赛结束后进行评选并开放申请,具体时间查看官网公告。



02
参赛对象

0?wx_fmt=gif

1.参赛赛区

亚太赛区:中国、韩国、日本、泰国、越南、新加坡等国家。

欧美赛区: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瑞士、荷兰、爱尔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等国家。


2.参赛组别

院校组:25周岁以下,目前在读的本科生、研究生、专科生、职校生。

专业组:设计爱好者或在职设计师、艺术从业者、设计从业者、设计机构、企业。


以单人或团队的形式,可以是个人、设计师、设计机构、院校、设计团队及企业单位。指导老师最多一名,团队参赛每组最多3名参赛者(含3名)。


03
大赛赛道
01命题创作方向

(1)“两岸非遗新韵” 

两岸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。本创作方向旨在鼓励参赛者挖掘两岸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现代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,展现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全新魅力与价值,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,赋予非遗新的时代韵味。

创作角度

技艺融合创新:探索两岸不同非遗技艺的结合点,如将台湾交趾陶的色彩与造型特点,与大陆景德镇陶瓷的精湛工艺相融合,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现代审美的陶瓷作品。通过图形、色彩和材质的巧妙搭配,展示这种创新融合后的独特魅力,体现两岸非遗在技艺层面相互借鉴、共同发展的新趋势。

文化故事新编:选取两岸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,进行重新演绎和讲述。比如以闽台地区都有的妈祖信俗为蓝本,结合现代叙事方式和视觉元素,创作系列插画或动画,展现妈祖文化在两岸传承过程中的异同,以及其在当代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,以新的文化故事传递非遗的内涵。

应用场景拓展:思考两岸非遗在现代生活场景中的新应用。例如,将台湾的歌仔戏与大陆的皮影戏元素融入到舞台服装设计中,用于现代戏剧演出;或者把两岸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木雕、砖雕元素运用到现代室内装饰设计里,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生活空间,通过新的应用场景,让非遗走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。


(2)科技与文化交织

在当今时代,科技与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渗透、相互影响。这一创作方向鼓励参赛者深入思考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,借助AI创作工具展现文化的魅力,同时让文化为科技注入人文内涵,创作出体现两者深度融合的作品。

创作角度

数字文化遗产: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、传承与展示。比如,通过数字技术,重现古老的敦煌壁画场景,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壁画的魅力,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。创作相关的交互界面、宣传海报或动画视频,展示数字技术如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带来新的可能。

智能文化体验:结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,打造个性化的文化体验产品。例如,开发一款基于AI的文化艺术推荐APP,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浏览历史,精准推送相关的艺术展览、文化活动信息,并通过智能算法生成专属的参观路线。围绕这一产品的界面设计、品牌形象推广等进行创作,体现科技如何提升人们获取文化资源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程度。

科技文化共生的未来愿景:发挥想象力,描绘科技与文化深度交织的未来世界景象。可以创作科幻风格的插画或概念视频,展示未来城市中,文化艺术作品借助高科技材料和展示方式呈现出的奇幻效果,如建筑外墙的动态文化投影、可穿戴设备上实时呈现的文化符号等,传达对科技与文化共同塑造美好未来的展望。


04
提交类别及要求

1.作品类型

命题创作赛道

视觉设计:VI设计、logo设计、字体设计、色彩系统设计、包装设计、海报设计、插画设计、信息图表设计、数据可视化设计、科普长图设计、广告设计、书籍设计、画册设计、网页设计(JPG)、UI/UX设计、Banner设计、APP界面设计、游戏界面设计、图标设计、动态平面设计


2.提交要求

命题赛道作品需紧扣主题,充分展现参赛者的创新思维、艺术技巧和独特视角,鼓励在作品中体现对文化、科技等方面的思考。

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,且为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,未在其他公开赛事中获奖或公开发表,严禁抄袭、剽窃等侵权行为。若作品涉及第三方知识产权,参赛者需确保已获得合法授权。

海报、插画、字体设计、信息图表等平面作品提交高清图片,分辨率不低于300dpi,格式为JPG/PNG,大小不超过10MB;动态平面设计作品提交MP4格式视频,大小不超过100MB。



05
奖项设置

1.院校组奖项

金奖、银奖、铜奖若干名。

2.专业组奖项

金奖、银奖、铜奖若干名。

3.宣传大使奖

积极参与赛事宣发人群,具体活动详情见附件。

4.优秀指导教师奖

在赛事结束后根据指导学生获得奖项数量、参赛人数综合评选出。 

5.优秀组织奖

单位/院校组织投递30件(含)以上作品参加比赛可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。

获奖比例不预设,由大赛评委会根据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情况,评审时进行设定。

1757468896169605555.png

证书

1752714763911488865.png

证书壳